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我的不会说话的“老师”
作者 侯沛林
我的这位“老师”其貌不扬:厚墩墩的大块头、泛黄的皮肤、层层的褶皱,一眼看出已步入中老年。它不会说话却博学多才,蕴含丰富的语言知识。它就是《新编英语语法》,是我家的传家宝。
它出版于1983年,今年恰逢40岁生日,市场上早已绝版。它是早年我爷爷花了几乎半个月工资托人从新华书店买来的,常用在工作中写作外文资料。听爷爷说,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、居住条件大大改善,我们家从最初蜗居的小平房到住上宽敞的楼房,期间搬过几次家,这本《新编英语语法》就找不到了。
十多年过去了,我爸爸上高中时,不知道从床底下哪个纸箱里翻出来了一本牛皮纸包裹的书,如获至宝,以为是小说,翻开看却是《新编英语语法》,就兴高采烈地交给爷爷。据说爷爷失而复得后捧着它,犹如老朋友重逢、久久不舍得放下,还是郑重地交给爸爸,让爸爸珍惜它;爸爸考上了山东大学的本科英语专业,大大得益于对这本《新编英语语法》地深刻学习。
又过了约三十年,我听说了它在我们家传承的故事,有些肃然起敬。但是现在它要成为我的“老师”,一打眼就让我瞧不上这样陈旧的外貌。直到有一天我们家开始饭后的阅读时段,爸爸在读订阅的《21世纪报》,妈妈看新闻网,胞姐正津津有味地沉浸在《小妇人》中,我偶尔翻了一下久违的《新编英语语法》,竟然发现了好些秘密。原来它出身名门——上海译文出版社,有8篇50章共有1673页,其中4篇26章详解各种词和词组的知识,3篇21章讲解各种句型的构成和用法,剩下的1篇3章综合讲了如何布局谋篇,简直就是一个无所不知、无所不晓的语法博士教授啊!
不过它摒弃了生搬硬套的枯燥说教,采取了各种英国人“地道”的说法来举例。比如“勿——动——我”是凤仙花,“胳膊相连的同志”是战友,“站在一边的人”是旁观者,“最前追逐者”是亚军,原先含混晦涩的英文单词不由得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了;“男他加山羊”是公羊,“女她加山羊”是母羊,“公牛加象”是公象,“奶牛加象”是母象,“公鸡加麻雀”是公麻雀,“母鸡加麻雀”是母麻雀,就不禁令人感叹丰富的英语单词来源于多彩的生活;那么当看到 “汤姆加猫”是公猫,“泰比加猫”是母猫时,顿悟原来小时候特喜欢看的卡通片《汤姆和杰瑞》名字本身就暗含了英国文化中特定的称谓,不禁叫人连连拍案叫绝!
以后每到了饭后阅读时段,我都来找我的不会说话的“老师”,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语法里的有趣知识,看它搭配着结构分析图示,深入浅出地解析出复杂的句型结构。我不但学着这位“老师”教我的方法去试着理解,而且还学以致用。在2021年第六届青岛二中、半岛杯小记者征文大赛中,我踊跃报名了英语征文,凭借着“老师”教给我布局谋篇中升级排列结构,把要讲述的英文故事一步一步铺垫、中间运用比较手法自然过渡、最后交待重点的方式,突出强调整个英文故事要交待的中心思想。最终我荣获了大赛一等奖。
我越发喜爱不会说话的“老师”朴素的样貌,更爱它如同一座宝库般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、如此渊博的英语语法知识!